16
2020
-
04
脚手架事故的原因分析
作者:
材料不合格。目前,许多钢管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竞相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所生产的钢管壁厚多为2.8-3.2mm,而与用户结算时却仍按标准规定的壁厚为3.5mm的钢管质量计算,致使所供钢管每t的实际质量仅为840-920kg。这种钢管的惯性矩损失约为10%,经过多年的施工使用后,因钢管锈蚀使壁厚减薄,其惯性矩更小,存在安全隐患。
脚手架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材料不合格。目前,许多钢管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竞相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所生产的钢管壁厚多为2.8-3.2mm,而与用户结算时却仍按标准规定的壁厚为3.5mm的钢管质量计算,致使所供钢管每t的实际质量仅为840-920kg。这种钢管的惯性矩损失约为10%,经过多年的施工使用后,因钢管锈蚀使壁厚减薄,其惯性矩更小,存在安全隐患。
2、不重视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脚手架仍按经验搭设,以致脚手架构造不合理,承载力降低。
3、不重视脚手架的连墙件的设置或在建筑立面不规则处连墙件的设置数量不足,或是使用过程中随意拆除连墙件而又不及时恢复。
4、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多层同时作业,造成整架严重超载或脚手架堆料过多,以致局部超载。
5、突发的自然因素和外来因素,如强风、猛烈的机械碰撞挂。

6、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7、作业层未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例如,不按规定设置外侧立网和内侧的层间网。
8、架面未按规定铺设、间隙过大,或脚手板搁置不稳、固定不好以及受载后断裂。
9、架面较窄、堆料过多、作业人员拥挤碰撞。
10、在搬送、安装重物时,由于用力过猛、架面光滑而造成身体失衡、滑跌。
11、钢管脚手架搭设在高压、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以内,造成人员触电伤亡的事故。
12、搭设在空旷地带的脚手架或高出临近建筑物的脚手架未装设避雷设施,造成雷击伤亡事故。
13、在拆除脚手架时不按要求进行,造成脚手架整体垮塌或局部垮架的事故;或是将拆下的材料从高处抛下,造成落物伤人和物体打击事故。
(二)间接原因
引发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二是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差。二者虽说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但却是导致直接原因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